康達環保(商丘)水務有限公司 二期自行監測方案
一、 企業基本情況
康達環保(商丘)水務有限公司地處商丘市北海路東段,是重慶康達環保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19日在商丘市注冊成立的專業化水務運營公司,具有國家環保部頒發的生活污水甲級運營資質。二期日處理污水10萬噸,占地132畝。
二期污水處理廠位于一期工程南圍墻處,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污水10萬噸,總投資為1.27億元,由重慶康達環保產業(集團)有限公司以BOT方式投資建設,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,采用“改良A/A/O+混合、絮凝、高效纖維濾池過濾”的處理工藝,工程于1995年5月立項,2008年9月 環評批復,2010年9月環保驗收。2009年6月開工建設,2010年5月31日開始試運行,2010年10月份投入正式運行,出水水質指標全部達到國家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918-2002)一級A標。
二、 監測依據
1、 原國家環境保護局第10號令《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》1992年;
2、 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第39號令《環境監測管理辦法》2007年;
3、 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(2013)4號《“十二五”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》2013年;
4、 環保部、國家統計局、國家發改委、監察部文件環發(2013)14號《“十二五”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》2013年;
5、 《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》(試行);
6、 廢水污染物排放執行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GB18918-2002表1一級A標準
7、 污泥中污染物執行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GB18918-2002
8、惡臭無組織排放執行《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》GB14554-1993二級標準;
9、廠界噪聲執行GB12348-2008《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標準》2類標準。
三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
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源包括COD、NH3-N,治理措施及工藝流程如下:
商丘市污水處理廠(二期)處理工藝流程圖
進水
粗格柵 |
污泥調節池 |
污泥濃縮池 |
回污 流泥 和泵 剩房 余 |
剩余 |
接觸消毒池 |
高效纖維濾池 |
平流沉淀池 |
混合池 |
折板絮凝池 |
中間提升泵房 |
二沉池 進水泵房 |
旋流沉砂池 進水泵房 |
生物反應池 |
細格柵 |
進水泵房 進水泵房 |
二沉池配水井 |
污泥均質池 |
脫水機房 |
泥餅外運 |
加藥間 |
加氯間 |
絮制 凝備 劑站
|
出水 |
鼓風機房 |
四、 評價標準
1、 監測執行標準
廢水污染物排放執行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GB18918-2002表1一級A標準及GB18918-2002二級標準;
污泥中污染物執行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GB18918-2002二級標準
惡臭無組織排放執行《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》GB14554-1993二級標準;
廠界噪聲執行GB12348-2008《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》II類標準。
2、 標準限值
廢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(表1)
污染物 | PH | 色度(稀釋倍數) | CODcr(mg/l) | 氨氮(mg/l) | 糞大腸菌群數(個/L) | |||
GB18918-2002一級A標準 | 6-9 | 30 | 50 | 5(8) | 1000 | |||
污染物 | BOD5 (mg/l) | 總磷(mg/l) | 懸浮物(mg/l) | 石油類(mg/l) | 動植物油(mg/l) | 總氮(mg/l) | LAS (mg/l) | |
GB18918-2002一級A標準 | 10 | 0.5 | 10 | 1 | 1 | 15 | 2 | |
注:*括號外數值為水溫>12°C時的控制指標,括號內數值為水溫≤12°C時的控制指標.
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標準限值(PH≥6.5)單位:mg/kg(干污泥)(表3)
污染物 | Cu | Pb | Cd | As | Hg | Ni | Cr |
執行GB18918-2002表4二級標準 | 1500 | 1000 | 20 | 15 | 15 | 200 | 1000 |
廠界惡臭排放最高允許濃度(表2)
污染物 | 氨(mg/m3) | 硫化氫(mg/m3) |
執行GB18918-2002表4一級標準 | 1.5 | 0.06 |
廠界噪聲標準限值(表3)
類別 | 晝間 | 夜間 |
GB12348-2008 2類標準 | 60 | 50 |
五、監測內容
1、 監測點位、監測項目、監測頻次
廢水處理設施監測內容(表2.1)
監測點位 | 監測項目 | 監測頻次 |
二期污水處理廠進口 | Ph、COD、BOD、氨氮、懸浮物、總磷、石油類、動植物油、LAS、色度、總氮、糞大腸菌群 | COD、氨氮、ph 1次/天,BOD5 1次/周,其它1次/月,手工監測, |
二期污水處理廠總排口 | Ph、COD、BOD、氨氮、懸浮物、總磷、石油類、動植物油、LAS、色度、總氮、糞大腸菌群 | COD、氨氮、ph 1次/天,BOD5 1次/周,其它1次/月,手工監測, |
污泥污染物監測內容(表2.4)
取樣點位 | 監測因子 | 監測頻次 |
污泥脫水間 | pH、Cu、Pb、Cr、Cd、Hg、Ni、As | 1次/季度,手工監測 |
惡臭無組織排放監測內容(表2.2)
監測點位 | 監測因子 | 監測頻次 |
污染源上風向設1個背景監測點,下風向布設4個監測點位 | H2S、NH3 | 1次/月 ,手工監測 |
廠界噪聲監測內容(表2.3)
監測點位 | 監測項目 | 監測頻次 |
沿廠界東、西、南、北各布設1個監測點位,共4個監測點位 | 等效聲級 | 每季度晝、夜各1次,手工監測 |
監測點位示意圖
北 噪聲*
文丘里渠(出水取樣點)
#
西 * 二期平面示意 東*
粗格柵(進水取樣點) 南 * # 噪聲監測點 噪聲監測點 |
2、監測分析方法及監測儀器
監測項目 | 監測方法 | 使用儀器 | 檢出限 |
PH | 玻璃電極法 (GB6920-1986) | LISTED8F93 | / |
懸浮物 | 重量法(GB11901-1989) | BP301S電子天平 | 0.1 mg/L |
COD | 重鉻酸鉀法(GB11914-1989) | LB-901COD消解儀 | 5mg/L |
氨氮 | 納氏試劑 比色法( GB7479-1987) | UV759S型分光光度計 | 0.02mg/L |
總氮 | 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(GB11894-1989) | UV759S型分光光度計 | 0.02mg/L |
BOD5 | BOD5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 (GB7488-1987) | TS 606/2 | 1mg/L |
石油類 | 紅外分光光度法GB16488-1996 | 紅外分光測油儀 | 0.1mg/L |
動植物油 | 紅外分光光度法GB16488-1996 | 紅外分光測油儀 | 0.1mg/L |
總磷 | 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(GB11893-1989) | 分光光度計 | 190nm |
LAS5 | 亞甲藍分光光度法GB7494-1997 | 分光光度計 | 190nm |
色度 | 稀釋倍數法GB11903-1989 | 比色管 | / |
糞大腸菌群 | 多管發酵法和濾膜法HJ/T 347-2007 | ||
H2S | 亞甲基藍光度法 | 分光光度計 | 190nm |
NH3 | 亞甲基藍光度法HJ533-2009 | 分光光度計 | 190nm |
Cr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/T17137-1997 | 分光光度計 | 5mg/kg |
Ni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《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》 | 分光光度計 | 2.0mg/kg |
Cu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/T17138-1997 | 分光光度計 | 1mg/kg |
Pb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/T17140-1997 | 分光光度計 | 0.2mg/kg |
Cd |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/T17140-1997 | 分光光度計 | 0.05mg/kg |
Hg |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/T17136 | PS200Ⅱ汞分析儀 | 0.005mg/kg |
As | 原子熒光法《水和廢水監測方法》 | AFS930原子熒光光度計 | 0.1μg/l |
廠界噪聲 |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排放標準測量方法(GB12348-2008) | 噪聲統計分析儀 | / |
3、監測質量保證
(1) 監測人員嚴格執行環境監測技術規范。
(2) 監測所用儀器、量器經分析人員進行校準,具有兩名以上經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的,與監測事項相符的培訓證書的人員。
(3) 廢水樣品的采集、保存、分析均按照相關技術規范要求進行。監測分析方法采用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標準分析方法,采用明碼平行樣、密碼質控樣等質控方式。
(4) 噪聲監測
噪聲檢測儀器在采樣前、后對儀器進行校準,并記錄。
(5)監測數據嚴格實行三級審核制度。
4、檢測結果公布時限
檢測結果在結果出臺后24小時內在污水處理廠網站上公開(網址:www.bcmassagebydawn.com)。